其實這個問題存在心中已久,最近回到桃園實習後,才又極欲釐清這個問題。
相信常坐公車的人,常會碰到一個狀況。
明明靠窗的座位沒人坐,但許多人就是硬要坐在靠走道的座位。
當你用眼神向坐在走道的人示意時,還會遭受白眼回瞪;
若非鼓起勇氣硬擠到靠窗的座位,下場往往就是與車上其他乘客一樣,拉著拉環,望著一行靠窗的空位乾瞪眼帝晃到終點站。
在台北市比較少看見這種情況,在桃園搭車幾乎每日上演。
年輕族幾乎都會坐在靠窗位子,多數中老年人則反之。
大眾運輸工具不是你家的車子,公車雖沒有如火車、飛機等的劃位機制,但應該是有基本的搭乘禮儀。
絕對不是仗著自己有年紀或者是貪圖方便,就可以旁若無人的隨意。
曾經看到一位年長行動不便的老人走向坐在靠走道的老阿婆時,老阿婆馬上搶話說道:「你坐裡面!我下一站就下車!」
於是老人拄著拐杖,帶著一臉錯愕之情,極盡轉扭發緩的身驅,擠進了靠窗的狹小座位。
在這過程中,老太婆的雙膝轉了僅15度角。
可笑的是,當公車駛進終點站時,老太婆從容地起身,提著健壯的雙腿,刷卡,下車。
類似荒謬的謊言,我在近兩周看過四次~
並不是要針對特定對象大聲批判,而是許多人似乎真的很少發自內心能夠設身處地為其他人著想。
上週某天早晨搭車時,在車上看見有學生用書包把走道的座位佔住,更誇張的有學生直接把手機就丟在空座位上,兀自打起瞌睡來......。
靠!這麼大牌幹嘛不包計程車上下學就好!
當下就直接吼他:「同學!請把手機拿開!」(因為那時很火大,我也忘記有沒有加語助詞了XD)
又常見一大群人擠在公車車門前,或是火車車廂門前,不待欲下車的乘客,便爭先恐後,你推我擠,搶著先上車找座位~
來往的車輛,總是在行人穿越斑馬線時,找尋那一、兩秒的空檔,毫不客氣地突然竄出.....。
至少在濟州島看見的交通情況不會像台灣這麼亂,在遠出看見行人欲穿越馬路,便會放慢車速,待行人從容通過。
我寧可相信這不是法律規則使然,而是自然形成的應有禮儀。
習於麻木,安於現狀,死於安樂。
禮讓,對於現在的我們,應該要把它當作一回事。
靠熱情親切,靠樂捐行善來張揚對於社會的奉獻,那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之道,究竟何在?
- Aug 10 Tue 2010 20:27
讓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