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期六天的結訓假,皆在養病中度過。倒也沒做了多少事,整理稍嫌凌亂的桌子,一口氣將《祕密的京都》讀完後,開始進入《九州:大人的理想休日》與《找一個解釋》。用一根手指在網路書店上飄移,想要買的書籍清單越來越多,也發覺自己的閱讀量及廣度真的不及國高中時期。而前兩日收到partner的簡訊,且由玉青老師口中得知,兩人都還在奮戰中,看來勢必等到七月中之後才有較充裕的時間再聚首了,「partner加油喔!妳一定可以辦到的!」看著學長姐或是同學們都在為進入教育現場而奮鬥著,愈是如此,就愈覺得要更充實自己的內涵,以面對退伍後的龐大大大大挑戰。
昨日花了些時間整理手頭上、書櫃中的書籍,並列出欲購書單。「人格九型」中偏屬「享樂型」的我,是應將旅遊散文與文學性或是其他領域的書籍交錯閱讀。我想,在接下來較為輕鬆的受訓過程中,會有寬裕的時間可以重拾閱讀的愉悅感吧!
但不管如何,還是要保持閱讀的習慣;即便再忙,也要有知識的充實,才可以更了解這個世界。
在打這篇網誌的此刻,又到了每周四下午的「莒光園地」,但因為早上五點起床,午覺時間已到,趁著意志尚清醒前,趕緊分享在新訓期間很有收穫的一堂課。在新訓期間的四次莒光課,除了連長與輔導長的精神喊話,以及常沒頭沒尾的「宣導單元劇」外,印象極為深刻的是第一堂的某一節目單元的講師─「祈六新」有提到生命學科中心的「曾老師」,不曉得指的是否就是「曾昭旭教授」。而在他演講的內容有提及:「危機是機會之前的困難;轉機是困難之後的機會」。我以為這真的是受益無窮的人生哲語之一。把握每一次的危機,化危機為改變自身的力量;把握每一次的機會,將挑戰視為成長的墊腳石,人生中,就會處處充滿驚喜,處處皆可拾得豐滿的果實。看完這整段賺人熱淚的勵志故事,我覺得根本就是在上「生命教育課程」啊!祈六新先生會不會也是生命教育老師呢?!
其生命歷程故事節錄自:http://www.ta.org.tw/90news/900522.html
祈六新說:民國五十七年,他自台北建國中學畢業,考上成功大學,他卻選擇進入陸軍官校,四年後以第一名畢業,獲得蔣故總統經國的頒獎與召見,並赴美進修,返國後在中山科學研究院服務,研究飛彈火力控制,燦爛人生在他的眼前開展。
一場無情車禍,改變祈六新的人生。祈六新說,民國七十二年,他有機會奉派駐外武官,但在演習期間因車禍受傷,從此癱瘓,人生突然大轉彎,本來是個生龍活虎的人,受傷後卻連隻蚊子都打不死,他一時間無法接受,想咬舌自盡,試了很多次,連門牙都咬斷了,還是沒成功,他決定用另一種態度面對未來的漫漫長路。
經歷了順境與逆境,祈六新對生命有一番深刻體認。祈六新說,他告訴自己「不在乎生命的長短,而在乎生命的寬度與亮度」,既然不能改變命運,就要想辦法創造命運,設法讓自己殘而不廢,他擔任義工協助其他身心障礙者,並受邀演講,希望自己的經歷,能讓更多人珍惜生命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就如玉青老師或許多生命教育老師所言:
「要懂得愛自己,才有能力去愛別人;愛要及(即))時,愛是無私的付出與奉獻。」
而這周的莒光園地,留待星期六放假再來收看吧!
而從新聞上得知,昨日下午形成的今年第五號颱風「米雷」,似乎會在星期五到星期六對台灣造成影響,希望到時候大家都能平安,別再有人員傷亡了。((給我一個晴天的休假日啊))
- Jun 23 Thu 2011 14:11
結訓假終了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