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部份歷史學家宣稱,最早慶祝母親節的可追溯於小亞細亞的小國佛里基亞。佛里基亞信奉的神祇中最重要的是眾神之母、天堂與大地之女--賽貝爾(Cybele)。每年,佛里基亞人都舉行慶祝儀式讚頌賽貝爾女神。而古希臘時期為讚美眾神之母-瑞(Rhea)也舉行春季節慶。羅馬帝國時期,具有像母親節意義的節慶也是為讚頌另一個眾神之母所舉行的-瑪格那瑪特(Magna Mater)。位於羅馬派拉庭山丘(Palatine Hill)的神廟便是為紀念瑪格那瑪特所建。紀念的儀式早在西元前250年便開始,並定名為「喜悅的慶典」(Festival of Hilaria)。這個羅馬宗教節慶從三月15到18號持續有三天之久。
美國的母親節由安娜·賈維斯(Anna Jarvis,1864-1948)發起,她終身未婚,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。安娜·賈維斯的母親心地善良,極富同情心,她提出應設立一個紀念日來紀念默默無聞做出奉獻的母親們,可是這個願望尚未實現她就逝世了。她的女兒安娜·賈維斯於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,申請將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節日。節日於1908年5月10日在美國的西維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正式開始。1913年,美國國會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作為法定的母親節,並規定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,表達對母親的尊敬。而安娜·賈維斯的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也就成了美國母親節的象徵。
南斯拉夫的賽爾維亞人則稱母親節為「Materice」,於每年聖誕節的前兩個禮拜慶祝。慶祝的習俗是,小孩子們在母親節的清晨溜進母親房間,將母親綁在床上,待母親醒來發現她被五花大綁,便哀求孩子們放開她,並以她預先藏在枕頭下的小禮物做為交換。
印度的印度教則在十月初舉行一個為期十天叫做Durga Puja的慶典,目地在紀念聖母Durga。Durga是印度教所有女神中最重要的一位神祇,身材非常高大並有十隻手臂,每個手臂都握有一種武器以摧毀邪惡的力量。
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母親節則與教會有密切的關係。十二月八號是紀念聖母瑪力亞的日子,同時也是孩子們表達對母親的愛的節日。而法國人的母親節則更像是一個為全家人舉行的生日會。法國母親節定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,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,餐畢端出一個為母親而做的蛋糕。瑞典在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。在母親節前夕,瑞典紅十字會會舉辦塑膠製的母親花的義賣,義賣所得將作為贊助育有許多小孩的母親的渡假經費。日本的母親節與北美國家同一天。每四年的這一天,都有一個世界巡迴畫展,展示由年紀六到十四歲的小孩所畫的「我的母親」畫作。
近年來,在中國大陸,開始有人倡議以夏曆四月初二,即孟母誕生孟子的日子作為母親節,被稱為「中華母親節」的活動。由於「孟子三遷」的故事和傳說表現了孟母養育子女、教子成材的良苦用心,至使其在中國廣為流傳,故孟母也常常被視作中華文化中母親形象的典範之一。
-----以上文字皆摘錄於網路-----
或許是「父嚴母慈」的刻板印象所致
傳統以來,我們將母親節視為比父親節還重要的一個節日
故常看見為數不少的促銷活動在母親節前夕公然在大街上恣意放送
許多人對此現象早已麻木,甚至擠身於預購母親節蛋糕的行列中
說到底,哪一天不是應該要孝敬母親?哪一天不是應該要讓母親感到快樂?
此節日雖有其必要性,但為此節日而大費周章地備妥一切「儀式性」的擺設
未免也太令人可笑
長大了
越能了解父母親心裡真正想要的並非是孩子為此弄得人仰馬翻
而是希望孩子都能夠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弟陪伴在父母親的身邊
我的母親
從小就極為照顧我兩兄的生活細節
或許在外人看來,是做得太多了,甚至根本就沒有必要如此
曾經,我也嫌棄母親太過於保護我們,讓我們缺少獨立自主的機會
但長大了
得知從小就沒有母愛的母親(我沒有外婆)
是多麼地希望能夠盡一切心力
給予我兩兄弟最為完善的照顧
即使颳颱風下豪雨的天氣
為了那微薄的薪水
她依然咬緊牙根到苛刻的工廠去上班
即使腳被燙傷
為了支撐家庭的開銷
她依然在火鍋店兼差直到十一、二點才回家
沒有任何一丁點的埋怨
父親不在我們身邊時
她就扮演著嚴父的角色
耳提面命地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
她說:
「成績不夠好沒關係,賺錢賺不夠多沒關係,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品行!」
我想
或許是因為母親的這一番話
讓我變得在某些方面有點憤世嫉俗
不屑於從商、從政
因為我覺得這些環境實在是太複雜、太多黑暗面
令人不敢恭維
但不代表我就不會去接觸這些圈子的人
凡事都是需要親身經歷過才能有所體會
任何事情也是需要經過一番歷練才能夠有所收穫
不碰,你一定沒有機會;
碰了,或許你可以在不同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東西
端看於自身想追求的到底是什麼
而如父母親所願
今年我兩兄弟也都終於要從大學畢業
弟弟畢業後要等入伍通知
而我
則是要在八月份回到桃園高中開始另一段為期半年的實習生活
終於
能有多點時間陪在無時無刻都在為我們操心的母親身邊了
母親習慣於每日中午休息時間給我倆兄弟電話
有時候我也會主動打電話給她
她說:「聽到兒子的聲音,感覺工作上的所有勞累就馬上消失了,我只要聽到你的聲音我就好開心!」
長期在外頭奔波的遊子,
最大的希冀無不是回到那溫馨又美滿的家
無論朋友再怎麼要好
總比不上親情的無時無刻地牽絆
或許嘮叨,但家人是不會害你的,永遠是為孩子們著想的
累了,就回家吧。
親愛的媽咪,我愛妳!
無論再怎麼忙碌,也很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,千萬不要過度操勞~
(雖然今年沒有包紅包,也沒有親嘴嘴,但小小的卡片想必已足以代表我滿滿的心意^^)
也祝天下所有的媽媽,母親節快樂!!